國家市場監管總局(標準委)發布的《白酒工業術語》《飲料酒術語和分類》兩項國家標準,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新版標準明確要求以“非糧谷”食用酒精勾調的產品、添加了呈香呈味物質的產品,均不得稱之為“白酒”,而是歸入“配制酒”范疇。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的要求,6月1日后,白酒商品標簽也將體現這種變化。
業內對于這種標準的提高,普遍持歡迎態度。多家白酒生產企業對外表示,新國標出臺有利于提升白酒產業結構,優化競爭環境,有利于提升消費者對高質量白酒的認知。
新國標造成市場分化,先行者是誰?
有業界人士表示,新國標實際上提高了白酒生產的門檻,促使企業不斷依據消費者要求而創新。
知趣咨詢總經理、酒類分析師蔡學飛認為:“新國標最大的改變,是將純糧白酒的概念明確下來,讓一直以來對此混淆不明的行業,朝著一個較為清晰化的方向發展,讓普通消費者也更容易辨別?!毙聡鴺税鸭Z食釀造作為中國白酒的底層邏輯,在法理上順從了消費者的傳統認知,規范了行業的相關標準。
從消費端來看,不僅白酒、配制酒有了差別,純糧固態發酵的產品與采用糧谷類食用酒精的產品之間,也同樣有了差別。
新國標的沖擊力已經波及生產企業,《華夏酒報》記者發現,部分企業采用升級推新的方法,即推出符合新國標的產品、以避免被貼上“配制酒”標簽;也有部分企業出于多重考量,依舊在推已經被列入“配制酒”的產品。
一些企業開始對老款產品進行升級,一些依然維持原有生產線。例如某大眾化白酒品牌,推出升級新品,且標注“純糧”字樣,不過這些產品都處于導入期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升級款新品雖然符合新國標,但是其推出時間較晚,在成本和價格變動的情況下,或需要更長的培育周期。
與之相對,另一些率先獲得“純糧固態發酵”認證的大眾類產品,則擁有了先發優勢。
早在2020年,紅星旗下“綿柔純糧藍瓶系列”“純糧清香大小二系列”“純糧兼香系列”等產品就獲得了“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志”認證。
2022年,紅星上新高線光瓶產品紅星大曲釀,是繼被媒體譽為“老百姓當家酒”的紅星大小二,發起“綿柔革命”的紅星藍瓶后,用三曲三香定義更高品質光瓶酒的又一戰略產品。
截至目前,包括大曲釀在內,紅星已有26款產品獲得“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志”,這意味著紅星已經擁有一支強大的“純糧固態發酵”產品矩陣,為引領新一波消費潮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。
傳承與創新,做口糧酒的引領者?
作為傳統“二鍋頭”工藝的繼承者和將這一工藝名稱作為產品名稱的首創者,紅星在7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,始終堅守北京二鍋頭傳統釀造技藝,始終踐行“為人民釀好酒”的使命。
紅星不僅是“國家級非遺北京二鍋頭酒傳統釀造技藝”的保護傳承單位,還不斷引入最新科技,以現代科學的方法來弘揚“二鍋頭”釀藝以及文化。
例如紅星利用現代科學技術,首創控溫大曲工藝,創新工藝技術,優化酒體品質。同時升級建設新型調配車間和全自動立體倉庫等行業先進設施,引入全自動智能化生產線,實現傳統釀造和智能制造的有機結合。
為保證紅星二鍋頭的高品質,紅星研發了自動化勾調系統,實現了設備控制、過程控制、生產控制之間的“管控一體化”,提高了紅星二鍋頭酒勾調的自動化、智能化、標準化水平,提高了紅星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,在行業中起到了示范、帶動作用。
這種創新和對“純糧固態發酵工藝”的堅守,讓紅星在消費者追求“傳統價值”、新國標鼓勵“純糧發酵”的大環境下,贏得先機。
紅星對純糧固態發酵工藝的堅守,讓它能夠在新國標實施的大背景下獲得更多認可,更為重要的是,與其他一些產品通過升級來應對新政不同,紅星真正做到了在10~30元價格帶,用純糧固態的高質價比產品回饋消費者。這對行業是正面促進——這將使更多的企業升級技術與品質,來適應消費者對“純糧固態發酵產品”的需求,從而使得中國白酒業實現整體的質量提升,回歸到傳統工藝的軌道與消費者普遍認知的軌道上來。
“純糧固態發酵”產品符合消費者對于白酒的傳統認知、也符合傳統白酒文化價值,勢必將成為未來白酒行業的主軸。紅星也將憑借多年來對純糧固態發酵工藝的堅守,以“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志”的全系主流產品切入口糧酒市場,引領口糧酒領域向更高品質更高維度發展。